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我的财富讲座之一, 储蓄, 货币及通货膨胀

列宁曾说过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其货币贬值。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没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货膨胀)这样如此隐蔽和可靠地来颠覆现政权了。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
见得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 ---凯恩斯1919

前言

通过努力工作, 积累财富, 然后过上较好的生活。 恐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群的人生目标之一。 因此, 长辈们从小就教导我们, 要努力读书, 上大学, 有很好的职业, 努力工作, 就能摆脱贫困, 不足的困惑, 走向财务自由之路。 然而, 正如富爸爸 穷爸爸 一书指出的一样, 区别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差异, 在于财商教育。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决定你是否真的在积累财富, 就必须看你是为自己工作, 还是为别人工作。

今天要讨论的关键, 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 货币的概念
学过基本经济学的人都知道, 原始人类为了有效率交换生产过剩的产品, 必须使用一种媒介。 我们称之为货币。 早期的货币有很多种, 比如说石头, 贝壳等。 然而, 为了方便商业活动的开展, 能被大规模交换的货币就必须要有几个特性,
一, 方便携带。 二, 不容易为一般民众所获取, 三, 能长时间不变质, 四, 可分割性。
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贵重金属, 如黄金和白银, 逐渐成为大家认可且接受的货币。 尽管如此, 黄金和白银本身依旧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由于自身的重量,黄金和白银的货币不便携带。
二是在溶解分割及大规模运送的过程中, 总是无可避免的出现质量损失的问题。 有看过中国历史小说, 特别是二月河的康熙, 雍正, 乾隆三部曲的人很常遇到火耗银子这个词。那么火耗是什么?火耗就是地方官员在把人民缴税上来的碎银融成大块的银元宝以上缴到朝廷时,溶解过程中的银碎,及半路车马运送中抖落的银粉。 雍正当政时, 火耗的数量一度达到上缴银两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质量损失的问题的严重。
三是金银产量的不稳定及供应的增长有限,限制了金银的流通量, 在社会的经济规模发展到足够大时,货币流通量的不足, 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前两个问题, 二十世纪前的欧美, 使用以黄金为担保而发行的货币。所谓以黄金为担保, 即是中央银行把大量黄金储存起来, 然后发行一种拥有黄金的证书。 持有证书的民众, 获担保在任何时候,可以凭着证书换取同等数量的黄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黄金储备吃紧, 各国纷纷放弃了金本制。二战后的欧美几个金融大国联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 规定了三十五美元对一盈司黄金的兑换率。 并以此协调发行美元。 直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与黄金的价值脱钩。 美联储不再以黄金来担保来发行货币。

或许有人会问, 发行货币的方式改变了, 对我们的影响在那里? 在此必须要知道的是, 人们之所以使用货币, 源于人们相信货币本身能在未来的时间, 购买现在相同价格的商品。 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纸钞, 钱, 美元等, 其实全建基于我们对其价值的信赖。. 金本位的废除带来两个结果, 一是货币的价值不再稳定, 二是中央银行可以随意发行货币。 其具体的关系, 必须要在下一篇专门探讨。

接下来要谈的主题, 是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 简单的说是物品的价值, 相对于货币而言, 提升了。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供不应求。 因此当商品相对货币涨价时, 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商品的供应短缺, 二是货币的供应过剩, 导致货币的价值贬值. 就目前而言, 目前货币贬值的主因在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供应过剩。

通货膨胀对储蓄有什么影响? 当人们以货币为单位累积财富时, 都存有货币不会贬值的假设。 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减弱, 也意味着财富的缩水。 许多人都相信钱生钱的做法, 于是把财富存进银行, 累积利息。 然而, 如果实际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率, 意味着不管你存多少钱, 其财富的价值必然缩水。 而在目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 各国政府纷纷放松银根, 中央银行纷纷减低利息, 其结果就是信用货币的增加, 维持了通货膨胀, 使到放在银行的存款出现实际负利息的情况。 简单的说是如果你把钱放进银行, 钱的价值会越来越少。

对抗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 是将财富转化成可以保值的物品, 如宝石, 黄金, 白银等。
第二种, 是将财富投资在价值随通货膨胀增长, 同时能够带来净收入的资产上。 比如说房地产和股市等。
而股市的特点在于, 从长期来看, 一个长期稳定的股市,其总体增长速度是总体生产力提高巴仙率加上通货膨胀的利率。 这就是我下一讲座的重点, 如何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