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华尔街选两个人物立雕像来作为二十世纪末经济时代的纪念, 巴菲特和索罗斯将当之无愧。
同是大萧条时代出生的两人, 尽管皆为大师, 却因为生长背景的不同, 导致其投资理论南辕北撤。
出生在波兰, 经历二战德国对犹太人歧视的索罗斯, 在离开苏联铁幕下的波兰后, 碾转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 任职于投资公司。 当他在56年只身来到纽约时, 其身家不过三千美金。 其后, 纽约高昂的租金和供养父母的压力, 使到索罗斯在四十岁创立量子基金时, 仅是事业小有所成。
相比之下, 巴菲特的人生顺遂的多。 祖父开杂货店, 父亲是商人兼共和党众议员。出生在奥马哈的巴菲特, 在二战期间就开始做起自己的小生意。 师从投资理论家本。葛拉汉姆的他, 在二十六岁时就鼓动乡亲父老成立巴菲特合伙联盟, 投资于股市。 70年组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时, 掌控的资金已近数千万美金。
索罗斯倾向于投机, 其投资范围涉足股市, 期货, 外汇市场等。 而且敢于运用杠杆来扩大收益。 尽管风险高, 其回报也高。 曾经从八零年代的广场协议, 九零初的英磅危机及九零末的东亚金融风暴中赚取数以亿计的美金。 但也在科网泡沫和俄罗斯债卷危机中烧伤手。
巴菲特则倾向于依据基本面, 及新陈代谢慢的行业进行投资。 代表作有Geico, 可口可乐, 吉列, 迪士尼等。 因其投资谨慎, 除了在所罗门基金外, 基本上没赔过钱。
学索罗斯难, 效法巴菲特易。
Targeting on Household Income Doesn't Make Sense and Has to Go
-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s policies on social welfare has been for the past
decade been anchored on household income categories. We've become used to
talki...
1 year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