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3, 2010

关于自由贸易的一些思考。。。。

理论上,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最优化, 进而使大众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实际上, 政治家会倾向于贸易保护, 因为这直接体现在特定行业的就业情况上。

理论上, 政治家会告诉我们, 由于其他国家实行贸易保护, 所以我们也要实行贸易保护, 不然会吃亏。

实际上, 不管别人实不实行贸易保护, 只要我们是自由贸易, 就不吃亏。

简单说明一下

假设美国和日本同时生产相同款式, 相同性能的汽车, 假设美国的生产成本是5000 美金, 日本的生产成本是500,000 日元, 假设扣除经销费用后, 从日本运车到美国, 或者从美国运车到日本的费用是500 美金。 同时, 美金兑换日元的合理汇率是 1 美金换 100 日元。

合理的情况是, 款式相同, 性能相同, 汇率合理(1 :100)的情况下, 美国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美国车, 因为日本车运进来的成本是 5500 美金。 日本消费者也会买日本车, 因为美国车运进来的成本是550,000 日元。

只有三种情况, 日本车会在美国会比美国车便宜。
第一种, 日本发明了一些新的生产方式, 或者他们压低了劳工成本(比如说, 更低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 把他们的生产成本降低到300,000 日元。 这时候, 日本车运进来就是3500 美金。 美国消费者自然会买日本车。
表面上, 美国工人会是输家。 然而实际上, 美国消费者会受益。 他们可以把省下的1500美金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抵消汽车工业的就业流失。

最坏的情况, 是由于美国的所有的工厂不能和外国人竞争, 于是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正常情况下, 在外汇市场上, 美国人拿美金兑日元来买日本货, 日本人由于不需要用日元换美金来买美国货,于是在美国需要大量日元, 日本不需要美金的情况下, 日元升, 美金跌。 假设美金兑日元汇率跌到 1:50 了,那么日本车运进来的成本就是6500 美金, 美国消费者会买美国货。 日本消费者也会转向买美国货, 因为美国车运进来的成本是 275,000 日元

如果因为政府的因素, 日本政府决定把日元和美金汇率固定在1 :100。 那么恭喜美国人, 因为他们只需要多印一堆绿纸就能换来实物。

接下来就是第二种情况, 假设生产成本不变, 日本政府决定实行贸易保护, 把汇率维持在 1:200 。 于是日本车运进来成本是3000 美金, 美国车运进日本更贵了。 美国消费者会买日本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 他们可以把省下的2000美金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抵消汽车工业的就业流失。

那么谁津贴了美国消费者? 首先是日本政府, 因为它要用比外汇市场上更高的价钱来吃进美金, 以维持美金兑日元的汇率. 超额外汇储备就是这么来的, 带来的问题是美金贬值, 日本政府外汇资产的损失. 而日本政府的损失会以隐性的方式摊分在日本人身上, 体现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于日元不合理的贬值, 日本人进口的原材料变贵了. 二是由于日本政府必须多印日元钞票来应付前来兑换的美金, 在日本市场上, 货币供应增多而产品维持的情况就会导致本土的通货膨胀.

第三种情况, 日本政府直接津贴每一辆出口的日本车 1500 美金 (或者说负关税), 使到日本车运到美国的成本是4000美金。 于是美国消费者会买日本车。
同样的,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 他们可以把省下的1000美金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抵消汽车工业的就业流失。
同时, 日本政府津贴日本车的钱来自于税金或债务, 要么日本政府花在国民生计(医疗, 教育)方面的支出减少了。 要么日本纳税人要交更多税了。

现在, 假设
合理的情况是, 款式相同, 性能相同, 汇率合理(1 :100)的情况下, 美国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美国车, 因为日本车运进来的成本是 5500 美金。 日本消费者也会买日本车, 因为美国车运进来的成本是550,000 日元。

为了维护本土汽车业的成长及就业机会云云, 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实施200,000日元的入口关税或限制美国车入口的数量来保护国内市场。 于是, 要么美国车变更贵了, (750,000 日元), 要么美国车数量有限, 导致消费者因为品牌选择, 跟风, 售后服务规模等种种因素抛弃美国车。

对美国人来说, 消费者没有损失, 汽车业者也没有损失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美国车在日本比日本车贵, 美国车也会没有市场。 ) 对日本来说, 汽车业者本来就可以竞争生存(很难说因为保护让他们应该有的市场份额增加多少) 日本消费者仅仅丧失了选择的自由。 很难说有人受益或有人受害比较大。

再假设。
和日本车变便宜的三种情况一样, 忽然间美国车进入日本的成本变成 300,000 日元了。 于是日本政府决定实行贸易保护。
一, 实施高达500,000日元的入口关税。 使到美国车在日本市场的售价为800,000 日元。
美国汽车业者会输,只要成本降低不是因为贸易保护, 而是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 美国消费者会买到更便宜的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 他们可以把省下的美金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就业机会是保住了, 但很明显日本消费者会是输家。 因为他们本来 可以把省下的200,000日元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抵消汽车工业的就业流失。
于是, 整个日本经济都会受限制。

二, 对美国车实施限制进口。 比如说发放一万个进口牌照。 姑且不论牌照后面的利益分配, 贪污舞弊问题。 日本消费者还是输家, 因为他们本来 可以把省下的200,000日元花到其他地方, (买更多的东西或服务)来提升生活素质。 同时其他行业的就业会因消费增加而增加, 抵消汽车工业的就业流失。
于是, 整个日本经济都会受限制。

因此, 只要是(日本)贸易保护就会吃亏, 不管别人(美国)有没有实行贸易保护。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贸易保护? 因为贸易保护的好处是直接的, 显性的。 不管是汽车工业的就业率, 国家的经常帐贸数字。 可是贸易保护的坏处是隐性的。 不管是外汇汇率控制, 出口补贴, 进口关税, 政府都能把成本隐藏在政府预算, 或是民间经济的通货膨胀。 而现代民主的特点是, 声音最大的小部分利益团体, 往往能盖过沉默的大众。

自由贸易不好么? 它能最优化生产效率, 使大众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提升整体国民的生活水平。
可是自由贸易意味着改变, 意味着激烈的自由竞争, 意味着风险。 竞争和风险, 恰恰是生产方最惧怕的。 保护下的安逸,是人们的自然选择, 也是人们的惰性使然。

然而, 保护下的安逸, 会推迟变革( 比如说和政府打交道的经商成本:执照的发放流程,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的负担。 或者是运作的成本, 或是对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研发投入)就好比水煮锅里的青蛙, 如果一下子烧开水 , 青蛙会直接跳开来(跳出困境, 减少损失)。 如果慢慢加热水, 青蛙会一直舒服的待在锅里, 直至被煮 (损失最大化)。

我们不是要在残酷的资本主义的市场下抛弃人情味, 只是人情味有更好的方式, 以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浪费)来发挥它的作用。

No comments: